<
g55n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>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第95节
    从前的锦衣卫形同虚设,但原指挥使唐璋是众人皆知的顾党。这一个调动下来,一头雾水的众人终于精神一振。

    而紧接着,来自于江南的颜氏家主入朝为官一事彻底让众人心如明镜。

    颜珩舟不仅是太子党,还是云殷的至交好友。

    李昭漪这些天大胆而明显的举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,朝中不少人开始悄悄地朝着云氏倾斜,和云氏沾亲带故的,哪怕是旁支,一时之间也成了“皇亲国戚”。

    朝中暗流涌动,宣召却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这一日,一位特殊的客人坐着马车被请进了宫。

    马车一路前行,到了下马处,一位年近四十的男子身着有些破旧的官袍下了车。他的脸上还带着风尘仆仆,面容稍显忐忑,去往文政殿的路上几次想要开口,看着面前面无表情带路的锦衣卫,却都把话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不多时,几人到了门口。

    锦衣卫退开,语调平平:“季大人,里面请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多谢。”季聿躬身行礼。

    少顷,他深吸了一口气,还是理了理官袍,踏进了门。

    屋内光线明亮,隐约可闻茶香。

    季聿被老太监指引着到了地方,并不敢直视天颜,只是径直跪下,恭敬地道:“臣,渠州知府季聿,应召入宫,见过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,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耳边响起一道年轻而微哑的声音:“季大人请起。”

    这个声音莫名有些熟悉。

    季聿一愣。

    “季大人。”声音换了一道,这一回,却是季聿的熟识,“抬头。”

    他心神一震,抬起头。

    第二个开口的颜珩舟坐在一侧,脸上带着漫不经心的神色。

    而他的面前,那位传闻中的少年天子垂了眸,和他视线相接,那张漂亮得惊人的脸庞和他记忆中的某张脸庞蓦然重合,季聿心里充满吃惊,也顾不得殿前失仪,径直直起身:

    “颜,颜小少爷?!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颜珩舟的嘴角一勾。

    李昭漪眉心舒展,也忍不住笑了一下,说:

    “季大人,许久不见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渠州知府季聿,曾经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探花郎。

    那一届春闱,主考官乃是京中大儒蔺平,也就是说,他可以算是蔺平的学生。

    他是翰林出身,最开始一直在京中为官,原本前途一片光明,却在十来年前,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。贬他的不是别人,正是李昭漪的父亲,睿德帝。

    睿德帝晚年昏庸,重用庸才,大批的官员遭遇贬谪,季聿也在此列。

    但他有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地方,那就是这一年的秋天,他遇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客人。

    季聿知道颜珩舟。

    颜珩舟虽是白身,但谁也不敢拿他当平民百姓对待。颜珩舟带着弟弟来渠州的时候,季聿手底下的幕僚都劝他主动巴结,不说陪同招待,也得宴请一顿,再备一点厚礼。

    但是季聿拒绝了。

    这一年收成不好,百姓的日子难过。季聿忙得焦头烂额,天天发愁的就是那点儿一分掰成八分花的赈灾粮,哪有什么心思去接待所谓皇商。

    可事情就是这么巧合。一家人家丢了女儿来报案,强抢民女的正是当地豪绅。

    季聿生平最看不惯仗势欺人之人,豪绅贿赂不成,扬言要让他好看,他心灰意冷,做好丢了乌纱帽的准备,那位曾经被他以简陋茶水冷待的颜家主,却伸出了援助之手。

    他说:“季大人不屈权势,高风亮节,颜某佩服。这事,大人就不必操心了。”

    颜珩舟出面解决了此事。

    季聿心怀感激,却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好酒好菜来招待。

    颜珩舟却浑不在意。他说:“无妨。”

    “他日有缘。”他笑着道,“自会和季大人再见。到那时,若是颜某有事要求大人帮忙,还请大人不吝赐教。”

    说这话的时候,颜家那个漂亮得惊人的小少爷就站在一旁,一双眼睛黑白分明,对着他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自然爽快赢下。

    但是他以为,那只是一句客套话……

    季聿几乎要不能思考,他震惊地看着李昭漪。

    然后,他想起了入京以来,听到了关于当今陛下的各种流言。

    颜珩舟开了口:“季大人,陛下有事想要请教大人。不知大人当初对颜某的承诺,可还作数?”

    季聿定了定神。

    他躬身,毫不犹豫:“自然作数。”

    无论这两人是何种身份,当初的事作不得假。

    思及往事,他的慌张突然减少了不少。他脊背挺直,姿态恭敬。这一回,开口的是李昭漪。

    他说:“季大人果真言而有信。”

    相较于颜珩舟,他的身上难掩青涩。

    但是他身上那种特殊的、令人情不自禁地屏气凝神的气场,却是颜珩舟所没有的。那是属于帝王的不怒自威。季聿不敢掉以轻心,拱着手。

    就听李昭漪道:“季大人才学过人,机敏擅断。孤有一问,想要请教大人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:“现如今,江南盐引一案引发诸多非议。想必大人也有所耳闻。孤想问的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季大人对此案,有何看法呢?”

    *

    李昭漪的话音落下,空气中倏然一静。

    季聿的背后一点一点地渗出冷汗。

    应召入京,他做好了心理准备,这一行不会好过。但李昭漪的问题真正出口,他仍然觉得困难。

    江南盐引案是什么案?

    这案子案情根本不复杂,之所以拖到今天,无非就是两个字:

    争权。

    云顾两家同气连枝,现如今为了一个陈年旧案撕破脸皮。个中缘由谁都不清楚,但有一点大家清楚得很。那就是云殷、顾清岱,谁也不是省油的灯。

    云殷掌兵权,说来优势极大。但他年轻,且因着过往种种,在朝中有些被孤立针对的意思。

    而与之相对,顾清岱为人圆滑,顾家树大根深,在朝堂之上有极大的话语权。只要云殷不是想直接豁出去出兵一把掀了整个摊子,一时半会儿,这事就完不了。

    这半年来,云殷似乎也没有要撕破脸的意思。就这么干耗着。

    李昭漪这话不是在问这个案子怎么解决。

    案子的结果从来就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案子究竟要怎么结,他其实是在问,他该站云,还是站顾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的答案说难很难,说简单也很简单。

    现如今,种种迹象都表明,当今的陛下对于平南王是有信任的。

    师生之谊也好,像传闻中那样两人有隐秘的关系也罢。相较于顾氏,小皇帝显然更倾向于拉拢——或者说是讨好云殷。

    这是个很明智的选择。

    说一千道一万,云殷掌着兵权。

    只要他愿意让小皇帝当这个傀儡,他们就能达成愉快的合作关系。至于之后这个合作关系会不会破裂,那是之后的事。

    而李昭漪和顾氏非亲非故,没了云家,顾氏也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,那么先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,又何尝不可。

    人人都说顾氏要倒了,原因也在于此。

    李昭漪的信号足够明显,动机也很好理解。整件事最让人匪夷所思的,反而成了“李昭漪居然会把答案这么明显的事,拿来问一个知府。”

    这事怎么都不该问到一个小小的知府身上。

    但是季聿跪在那里,满身冷汗,却没有荒谬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心里隐隐约约地埋着一团火,这点火若是用得不得当,可能会将他自己送往毁灭之地。但是面对着眼前二人,他却仿佛突然没了胆怯,搏一把的念头占据着他的脑海,理智和冲动撕扯,让他紧紧地攥着掌心。

    在某个时刻,他突然俯身,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。

    然后,他颤着声道:“请陛下恕臣无礼,臣以为……此事还应从长计议。燕朝苦党争已久,已是沉疴顽疾,若是未触及根本,此案姓云还是姓顾,结果又有何差别?!

    平南王心思深不可测,与其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,还请陛下务必,三思!”

    他说完,对着李昭漪长长地作了一揖。

    殿内鸦雀无声,颜珩舟垂了眼,面无表情地喝了一口茶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的另一边,昏暗的监狱内烛火悠悠,云殷的面前,一身玄衣的男子被绑缚在刑架之上,低垂着眉眼,看不清神情。

    某些时刻,他突然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云殷。”他声音嘶哑,“我是真佩服你。经历了那么多事,你居然还敢喜欢上李家人。”

    “喜欢也就算了。”他深吸了一口气,“你还敢放他走……让他长出羽翼,你难道不知道,李家人都是天生的撒谎精,就该被打断双腿,锁在床上,不然,他们永远学不乖吗?”

    “你算计了一辈子的人心,我真不敢想,你居然还会犯这样的错误,究竟是我疯了,还是你真信了那小雀儿被你折辱强迫成这样,一朝得了势,还会乖乖地对你予取予求?”

    “云殷,你是不是太天真了些?”

    第61章

    文政殿内,渠州知府季聿伏跪在地上,背上已被冷汗浸湿了一片。

    自刚刚他冒死谏言开始,就没有人再说话。长久的沉默让他脑海里的想法逐渐虚无,他开始回想自己过去失败的一生。

    他家虽不算穷,但也不是大富大贵。供他寒窗苦读也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