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这.”
张武神情一阵愕然,扭头眼神怪异的看着平安:“好小子,胆子挺大啊,跑我们北平来就算了,还把我们家王爷给整急眼了?”
“燕王,你能不能说一说,你到底啥时候出兵啊?”平安有些急了,对着朱棣道。
“我”
“不生气不生气,和一个傻子没什么好计较的!”朱棣一阵深呼吸,强行压下心中的怒气。
旋即,他扭头看向一旁的张武,吼道:“还愣着干什么?难道我刚刚的话说的不够清楚吗?”
“唰!”张武面色一变,不敢再有丝毫的迟疑,上前一把将平安抓住,朝着外面拉去。
“燕王,你倒是回答我一声啊,允熥皇孙那边还等着我回信呢!”平安一边被张武拉着往外走,一边奋力扭过头对着朱棣喊道。
朱棣阴沉着脸,一言不发。
片刻之后。
平安被张武拉着走远,声音也跟着消失不见。
“呼”朱棣长呼一口气,摇了摇头,道:“总算是安静了!”
姚广孝一阵无言,他是很厉害,计谋一个接着一个,但是,无奈他现在遇到了一个开挂的朱允熥,这能让他咋办嘛!
“允熥这小子,真的太邪乎了!”朱棣憋了半天,幽幽道。
姚广孝神情一怔,而后苦笑着摇摇头:“确实.”
“上次还是写信,这次装都不装了,直接让平安来登门,看来允熥是真的很想让我去应天府啊,既然这样,那我就去!”朱棣沉声道。
他闻到了不安的气息。
朱允熥进入应天府之后,好似鱼跃龙门,很多的事情都逐渐不对劲了。
眼前的局面,他感觉自己若是继续在北平缩着,最后就是慢性死亡,相较而言,远不如去应天府闯一闯,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应天府,小院!
朱元璋站在院子里,目光看向皇宫的方向,眼神怔怔出神。
不久之前,蒋瓛告诉了他朝堂上发生的事情。
朱允熥搬出了皇明祖训。
这个结果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。
他本以为,朱允熥会像他一般,将反对的臣子全部杀掉,结果朱允熥搬出了皇明祖训,直接让自己的身份合法化了。
这操作.比起他想的直接杀人,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。
现在的朱允熥,明明有着绝对的掌控力。
在一个人能够决定一切的时候,他还愿意弯下身来好好说话,这无疑是非常难得的。
大多数人,往往都会在权利的漩涡中逐渐迷失。
“允熥这小子,他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优秀啊!”朱元璋心中满是苦涩。
他后悔了,真的后悔了。
“陛下!”蒋瓛再次走了过来,神情有些怪异。
朱元璋回过神来,稳了稳心神,道:“怎么了?”
“允熥皇孙去了魏国公府!”蒋瓛道。
“魏国公府?”朱元璋闻言一愣,眼神有些不解,道:“允熥去魏国公府,这有什么好汇报的?”
“三年前,允熥皇孙曾想娶徐妙锦,当时,被您给阻止了。”蒋瓛道。
“唰!”朱元璋神情一变,有些惊疑,道:“你的意思是,允熥去魏国公府是冲着妙锦那丫头去的?”
“是的!”蒋瓛点点头。
有一句话他没说,有人曾听到徐增寿满脸喜色,说过‘皇后’的字眼。
朱允熥前脚去了魏国公府,后脚徐增寿就说了‘皇后’,这其中的联系,只要不傻都能明白。
朱元璋面色一阵阴晴不定,最后长长的叹息一声,对着蒋瓛摆摆手,道:“你先下去吧。”
“是,陛下!”蒋瓛拱拱手,转身离开。
朱元璋眼神复杂,嘴巴张了张,最终却是什么都没有说。
现在的局面,他已经阻止不了朱允熥了,整个大明,都没有人能够阻止朱允熥。
一夜无话!
翌日,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,新的一天来临了。
日子依旧。
一切看起来,都没有任何的变化,唯一的区别是,应天府换了一个新主人,大明这艘战船换了一位新的掌舵手。
“听说了吗?今天陛下要在太庙祭天,这是要定下名分了!”
“你这不是废话吗?现在消息传的沸沸扬扬,应天府谁不知道啊?还是我来说个小道消息吧,据说,只是据说啊,不保真,据说这次允熥皇孙的即位诏书,是方孝孺给写的。”
“方孝孺?不会吧?他可是建文帝的亲信,而且性格比较刚,他会替允熥皇孙写即位诏书,我怎么那么不相信呢?”
“你不相信就算了,反正这件事是真的。”
“感觉不太可能啊,方孝孺这么没有骨气的吗?我感觉他不像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啊!”
“你说的对,方孝孺确实不是贪生怕死的人,他都敢在朝堂上豁出性命,直接怼允熥皇孙了,怎么可能是个贪生怕死的人,我看他现在写即位诏书,有不得已的苦衷。”
“喂,你们是不是搞错了,允熥皇孙是大明嫡长孙,皇位本就该由他来继承,现在他虽然是打进的应天府,但他的身份在哪摆着呢啊,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,而读书人最重礼法制度。”
“对对对,应该就是这个原因,方孝孺可能心中也不愿帮允熥皇孙写即位诏书,但是,他不写的话,以后天下读书人的路可就不好走了,而且,他若是不写,天下读书人如何看他?”
“.”
人群议论纷纷,应天府换了一个主人,但是,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而言,也就是睡了个觉而已,日子根本没有什么变化,以前怎么生活,现在还是怎么生活。
另外,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,他们还觉得朱允熥现在坐皇位,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原本皇位就该由朱允熥继承,现在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波折而已。
还有就是,现在朱允熥夺回了皇位,这不更能说明皇位本就是应该朱允熥来坐吗?若不然的话,朱允熥应该被镇压了才对。
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百姓思维,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简单。
尤其是朱允熥将皇明祖训搬出来之后,认可朱允熥的人就更多了。
虽然说,皇明祖训是朱元璋写的,但是,既然规矩立出来了,那么,朱元璋这个皇帝、书写者,也得遵守,要以身作则。
之前朱元璋在的时候,众人慑于他的威严,不敢多说什么。
但是,现在朱元璋死了,又有朱允熥带头冲锋,这还怕什么?冲就完了!
当初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的举动,就是不妥。
嫡子就是嫡子。
庶子就是庶子。
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,岂能混淆?
若是搞的嫡不嫡,庶不庶的,到时候大明江山岂不是乱了?
几千年的封建封锁,已经让人们习以为常了。
嫡庶有别,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。
别说皇位传承了,就是家族传承,也是由嫡长子继承家业,甚至就连普通的百姓,那也是长子最受重用。
奉天殿!
一大早,群臣便赶到了殿前,静静的等待着。
他们已经承认了朱允熥的身份。
今日太庙祭天,之后便是朱允熥顺势登基称帝,这种关键的时刻,没有人愿意迟到。
这个时候迟到,万一被误会成给新皇上眼药,轻则前途尽废,重则可能有性命之忧。
“听说了吗?凉国公昨天在城外迎战数位藩王,打的藩王们溃不成军!”
“可不是嘛,不过我听说凉国公没怎么动手,大雪龙骑、虎豹骑直接冲锋,就将藩王们打的落花流水,这两支兵马是真的恐怖。”
“大雪龙骑和虎豹骑确实强,我比较期待,殿下后面会不会征讨草原,到时候草原诸多部落,怕是要迎来一场浩劫了!”
“这草原之上,大雪龙骑、虎豹骑有多么恐怖,我真的难以相信。”
“你们说,等下的祭天告祖,藩王们会不会被压过来?”
“.”
朝臣们小声议论着,一个个神情复杂。
他们隐隐都有一些预感,接下来的大明,怕是会迎来一段高速的发展。
无他,太能打,武力值太高了!
一般能力的皇帝,可以做守成之君,但朱允熥手握大雪龙骑和虎豹骑,会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守成之君?
反正他们是不相信的。
“你们说,咱们能不能恢复盛唐时的光景,让万国来朝拜?”忽然,有人说道。
“万国来朝!”
所有人闻言,眼中同时闪过一抹精光。
谁不希望自己所在的时代,能够万国来朝,那不仅是一种荣誉、自豪感,更意味着,他们有可能会青史留名!
马三宝从奉天殿走了出来,道:“殿下驾到!”
话音落下,朱允熥从奉天殿走出。
“参见殿下!”群臣跪拜,齐声道。
“诸位大人,请起,吉时已到,咱们前往太庙吧!”朱允熥摆摆手,面色带着淡淡的微笑。
“是,殿下!”
群臣缓缓站起身。
“咚咚咚!”
沉闷的鼓声响起。
紧接着,悠扬的号角声响起:“呜呜呜!”
朱允熥迈开脚步,身后,群臣紧紧相随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,朝着太庙走去。
小院内!
朱元璋站在院子里,听着厚重的鼓声和悠扬的号角声,目光看向太庙的方向。
朱允熥要祭天告祖正式登基称帝了。
“吱呀!”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。
汤和来到朱元璋面前,道:“陛下,允熥皇孙和群臣已经往太庙走了,咱们也动身吧!”
虽然朱元璋从未开口说过,但是,他隐隐约约感受到朱元璋后悔了,所以,在纠结一番之后,他最后动身来到了小院找朱元璋,邀请朱元璋一起去观看朱允熥的登基仪式。
朱元璋满脸苦笑,道:“汤和,允熥这小子是打进的应天府,我现在过去观看他的登基仪式,合适吗?”
汤和抬头看向朱元璋,神情认真,重重点头:“合适!”
朱元璋张了张嘴,叹息一声:“唉”
而后,他便陷入了一阵沉默。
汤和等了一阵,看到朱元璋迟迟没有反应,道:“陛下,若是咱们再不去,等下就赶不上了!”
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道:“也罢,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,就过去看看吧!”
说完,迈开脚步,朝着门外走去。
汤和看着朱元璋的背影,神情一阵愕然,而后苦笑着摇摇头,迈步跟上。
城外!
蓝玉面色平静,带兵立在城外,像是一座巍峨的山峦,将一个又一个藩王拦下。
“咚咚咚!”
“呜呜呜!”
鼓声和号角声,从身后的城池中传来。
“允熥要祭天告祖,准备登基了!”蓝玉神情先是一愣,而后面上露出一抹微笑。
朱能神色迟疑,道:“凉国公,殿下要祭天告祖,登基称帝了,我看也没有藩王继续来了,不如咱们回吧,带着这些抓住的藩王,给殿下的登基大典送上一份贺礼!”
“这拿我们当贺礼?”
朱能没有遮掩声音,说的话被一众藩王听得清清楚楚,让藩王们愤怒不已。
他们可是藩王,现在竟然沦为了贺礼?
愤怒之后,他们又沉默了。
他们是藩王,但此时,他们也是阶下囚。
“凉国公,我觉得参加允熥的登基大典更重要,这要是错过了,那可是一辈子的遗憾!”朱楧迟疑片刻,出声道。
“没错没错,凉国公,这可是大事,而且,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藩王来了,我估计他们知道了你在这里堵着,不敢过来了,在别的地方等人呢。”朱椿也说道。
看着朱檀、朱桢、朱植、朱旃等人的下场,他们两人无比的庆幸,事实证明,他们两个投降的决策,到底有多么的英明。
一念之差,天堂地狱。
虽然不知道朱允熥会如何处理他们两个,但是,可以知道的是,他们两个的结果,肯定要逼朱檀、朱桢、朱桢、朱旃四人强的多。
“好,那咱们就去参见殿下的登基大典!”蓝玉稍稍迟疑,便做出了决定。
自从朱植、朱旃两人之后,便没有藩王再来了,他也明白,这应该是藩王们知道了他在城外堵人,一个个被吓的不敢靠近了。
“轰隆隆!”
蓝玉收兵,带着大雪龙骑和虎豹骑回城,去参见朱允熥的登基大典。
与此同时!
一些藩王神情复杂,对未来一片迷茫。
之前他们信誓旦旦的要好好教训朱允熥一顿,将其镇压,但是现在的局面.朱楧、朱椿投降,朱檀、朱桢、朱植、朱旃被俘虏,这让他们大好的局面,瞬间急转直下。
此时此刻,他们已经没有了必胜的把握,唯一的好消息是,朱棣出兵了,这让他们稍稍稳定了一些心神。
“那些家伙,他们难道就不能等等人吗?非要上赶着去送!”
“蓝玉都能唤醒,允熥这小子可真变态啊!”
“唉城内鼓声、号角声响起,这应该是允熥要祭天告祖了吧?他要登基称帝了,若是朱楧、朱椿、朱檀、朱桢、朱植、朱旃等人能够等等人,现在我们就能集合兵力去攻打应天府了,但是现在,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允熥登基称帝。”
“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啊!”
“.”
一众藩王沉默不语,神情苦涩。
眼前的局面,与他们心中所想的,差距实在是太大了。
现在的他们,感觉前路一片迷茫,对于打败朱允熥,没有一个人有信心。
之所以没有直接跑路,纯纯是不敢。
大家都应了朱允炆的命令,出兵来征讨朱允熥,现在就算是跑了,难道朱允熥后面就当成无事发生了?
而且,朱允熥登基之后,会不会也削藩呢?
现在他们好不容易聚集起来了,现在必须要找朱允熥要一个交代。
没有得到朱允熥的明确答复之前,他们是不会跑的,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,现在他们的处境,跑已经是跑不掉了。
太庙!
此刻,这里已经是人身人海。
应天府的百姓,纷纷放下手上的工作,赶来参加这一场盛事。
李景隆、朱高煦、盛庸三人带着大量的兵马在维持着现场的秩序。
铁铉、方孝孺、夏元吉等人在高台上忙着祭天的准备工作。
“允熥皇孙驾到!”忽然,一道大喊声响起。
朱允熥的身影出现,迈步朝着太庙走来,文武百官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。
“唰唰唰!”
“参见允熥皇孙!”
围观的百姓,维持秩序的将士,甚至连高台上准备祭祀事宜的官员,这一刻全部弯身跪拜。
场面陷入到了一阵安静当中。
无声胜有声!
朱允熥面上微笑,摆摆手道:“大家都起来吧!”
“谢殿下!”
众人道谢起身。
将士继续维持秩序,礼官继续准备,唯有围观的百姓,纷纷将好奇的目光,落到了朱允熥的身上,一阵议论纷纷。
“你们看到没有,殿下他没有一点架子,很温和,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好皇帝!”
“殿下好年轻啊,我有一股强烈的预感,咱们大明,要起飞了!”
“这就是训练出大雪龙骑、虎豹骑两支无敌兵马的允熥皇孙吗?看着也太不像了。”
“不愧是上天选中的真龙天子,我看着殿下,好似天上的谪仙一般!”
“.”
人群中。
朱元璋的目光落到朱允熥身上,一阵失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