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g55n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民国奇案演风雷 > 第188章
    随后,亲自带着在家的全部警察,一律骑着崭新的自行车,全副武装赶赴鸽子塘,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。

    等肖四德带着自行车队出了城,花筱翠和麦收也收拾利索了,“闺女,咱该回家了。”于是娘俩匆忙推起小车上了运河大堤,看看左右没人,花筱翠示意麦收从板车下面拿出一个鸟笼子,取出一只色白如雪的鸽子,迅速绑好一个纸捻儿抛将出去,鸽子腾空钻入蓝天。这只鸽子久经沙场从不误事,被刘神钟誉为“天马”,“天马”又一次带着重要情报复命去了,这几十里地,搁在“天马”身上只消一袋烟的工夫,真正的神龙骏马也难完成这么紧急的任务。

    正文五十六回连环套大获全胜,恶魔头一败涂地一

    (更新时间:2007-1-128:25:00本章字数:2910)

    普天下,鸽子飞到哪儿都是吉祥物,这种鸟特别爱帮人。譬如说,充当信使这个辛苦差使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。鸽子还特别仁义,春秋无义战,鸽子就为弱者传递情报。嬴政图谋天下统一中国,上了历史称作功劳,搁在当时那叫以强凌弱欺负人。某年魏国诈降秦国,差使者入咸阳,表面谈条件暗地搜集情报,放飞鸽子将情报送回魏国。秦王得悉怒不可遏,遂下令将咸阳的鸽子捕尽杀绝,而后分而食之。嬴政统一中国做了始皇,大宴群臣,有道大菜便是烹飞奴,飞奴者鸽子也!

    后世馋嘴者,将飞奴这道菜百样翻新,到了现代社会,甚而出现专门研究吃鸽子肉的“飞奴食品有限公司”,作家书生意气,叹之为无道之举。

    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,那也是一位食不厌精的馋嘴老先生,他吃不吃鸽子肉不曾听说,倒是有篇咏鸽佳作流传后世。此诗唱道:“草长江南乱莺飞,年来事事与心违。花开后院还空落,燕入华堂怪未归。世上功名何日是,尊前点检几人非。去年柳絮飞时节,记得金笼放雪飞。”古代骚人墨客的咏鸽诗极少,宋大文豪能把鸽子誉作飞舞的白雪,看来他是把鸽子当成圣洁之物的。刘神钟晚年回忆起鸽子塘战斗时,借用苏东坡的诗句吟道:“当年芦花飞时节,常想金笼放雪飞。”可见他对那只“天马”的情感是多么深厚了。

    闲话少叙书归正传,接着回到苇子城,正当活阎王在里面乱转悠找不到大门的时候,“天马”从天而降,乖乖落在刘神钟的肩头。刘神钟此时正在苇子城外,他在草棚子里面稳坐军中帐,见“天马”归来,先抓出一把高粱犒劳他的战士,然后才取下纸捻儿。

    情报显示:肖四德带队,人车各十八,长枪十,短枪八。严格地说,这份情报不算很准确,少算了一人一枪,没有把过江龙算在里面。这也不能怪花筱翠和麦收,自行车队出发老半天,过江龙才吸溜着两条过江黄龙,从警察局出来追了上去。该着这小子命大,他要是透积极,坐在谁的车子后架上带路,兴许头一个做了鬼难拿的枪下鬼。

    刘神钟捻着山羊胡子看完情报,对鬼难拿说:“装备对比差点,打他一个措手不及问题不大,估计再有半个钟头肖四德就该到了,你去照顾那边去吧。活阎王在里边蒸得差不多啦,我也该干活了。”鬼难拿为了路上行动方便,是空着两只手来赴任的,见刘神钟发话,随手提起一杆长枪,这杆枪是临时配发给他的。

    “马小六,芦花,跟我上那边检洋落去!一是让你们长长见识,再一个你们要想着把自己武装起来,也别忘了给我弄支长家伙。”鬼难拿窜出草棚子,带着马小六和芦花,踏上乡间土路奔铁道方向去了。那里,早有战士们埋伏好了,就等着肖四德带领的警察光临了。

    这是一套设计完美的连环套战法,正规的说,这属于围点打援的战术。不过这里略有区别,通常情况下,围点打援尽量做到速战速决,避免打粘糊仗。刘神钟不,用他的话说,这是把活阎王搁在密不透风的苇子城里熬粥。熬粥又不想动火,光指望六月天的自然热力,怕火候不到,担心把粥熬夹生了不好吃。另外他在掐钟点,最好等到肖四德靠近了再揭锅,提前揭锅肖四德就没有盼头了,大远的道儿,让人家白跑一趟不合适。再者说,这么多战士日头底下晒着,火候不到揭了锅,眼看着肖四德闻见味儿驳头回去,战士们也不同意呀!

    谁也别急,刘神钟开始踅摸他的神钟了,见到那口破钟看官且莫恼火,刘神钟自己都怕人笑话。打抗战那会儿老百姓就吹嘘老刘有口神钟,什么他原名本来叫刘慎重,如何敲响一口好生了得的大钟,歼灭鬼子一个小队,因而得名就叫刘神钟啦云云。到底是口嘛钟,赶紧拿出来让人们开开眼呀!老刘掀掉一块破草帘子,果然有个铁家伙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要说这铁家伙的个头模样,实在没法和静海县城东门楼子那口大钟相比。说起城门楼子那口大钟,大明永乐年间铸造的,足有千斤重量。上有云字头下有水波纹,周遭四个凸出来的霸气十足的篆字,谓之“镇定海眼”,寓意永无水患静海万年,看着就让人提气。

    老年间有人专司县城那口大钟,日出日落各鸣钟一十八响,太平年间只当吉祥音儿听,有了战乱听到钟声,包括南阁、北阁就要关城门禁止人员出入了。那口大钟敲起来,雄浑悠扬响彻十里八乡。如说那口大钟有点神气不为过,气势派头在那搁着,小日本都不敢擅动。那一年,小日本满世界搜刮铜铁铸造枪炮,把家家户户的门鼻子门吊儿都拧了下去,也没敢动那口大钟。知道为嘛吗?据说挪开这个震慑物,肯定会触动海眼连通渤海,这是王警长反复向猪饭提醒的。假若真的触动海眼,海水把整座县城淹了问题不大,要是冲毁了津浦线,谁能担负那么大的责任!猪饭虽然半信半疑,最终还是没有冒险,那口大钟始终安然无恙。许多年以后不知道哪个败家子儿,把千年古城的城墙扒掉了,那口大钟也不知道丢弃到哪里去了。

    说刘神钟这口钟呢,怎么扯到县城去了?是的是的,赶紧看看眼前这个铁家伙嘛模样吧。

    不经解释,愣说这是一口钟,寻常人都不会相信。猛一看,谁都会以为,那是倒扣在地上的一个敞口水桶,还是个长满铁锈疙瘩的水桶。刘神钟抓把烂草好歹擦了擦,上面真有文字样的突起,据刘神钟说,那叫钟鼎文,还说这口破钟比县城那口大钟,论岁数要大好几千年呢,是姜子牙在此地建立齐国的时候铸造的。

    他这么说就这么听吧,反正把这么寒碜的玩意儿称之为神钟,看着不怎么的。所谓神钟的薄厚更差劲,也就“金裹银”烙饼那么厚,任何一个人都能提起来,这叫钟吗?还神钟!

    神不神,那不是谁说句话就算数的,那得看实效。刘神钟把他心爱的宝贝擦拭干净,提到草棚子外头,扬起脖子冲上头喊了一声:“把神钟升起来!”于是从头顶垂下来一根带钩的绳子。老刘亲自抓住绳子勾在钟钮上,神钟这就升起来了。这长时间才发现,作为指挥部的草棚子是靠着一棵大树搭建起来的。这是棵老榆树,显然是说不准的某年飞来一颗树籽儿,自个儿落在这里经过漫长的岁月长成的。这棵参天大树可以俯视整个苇子城,虽然看不到里面的人影,人在里面活动难免碰到苇子,所以大致可以判断出里面的动向。

    神钟升起来以后,刘神钟开始下命令了,“该揭锅啦,全体人员检查武器各就各位,敲第一通钟!”

    再看树梢上的那个战士,显然是个重要角色,装备比其他战士复杂,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锤……别笑话,这个小锤就是从铁道边上捡来的一颗道钉,只是为了拿着得劲接了一段木棍儿。

    神钟敲响了,没有什么特别的节奏,就是“当当当”的随便一敲。没听见过这种声音的无法想象,这口钟发出来的声音真是别有一味儿!这种声音是颤巍巍的,让人听着介于金石之声与丝竹之声之间,似乎有点如崩、如裂、如撕帛之声,仔细听听比喻的都不对。哎呀,那种声音实在无法用文字表达,干脆这么说吧,心里干净的人听着爽快,有点在心里挠痒痒的感觉。心里烦躁的人听着起来会起鸡皮疙瘩。声响不大,却有轰顶入髓的彻骨之力,似乎可以震颤浑身的神经线儿,这种天气可以让人浑身冒凉汗。总之,这不是那种洪钟大吕之声,假如逼着作家必须给个形容词儿,那就是文人常说的“给敌人敲响了丧钟”的那种声音。

    正文五十六回连环套大获全胜,恶魔头一败涂地二

    (更新时间:2007-1-157:39:00本章字数:2560)

    显然,苇子城里面的还乡团听到了丧钟的声音,而且肯定的说,全都腿肚子发颤了。怎么呢?腿肚子发颤苇子就不乱摇晃了,可能全都仰起脖子正等着盼着听这声音啦。不是,里面的人听完钟声在等后面的下文哪。树梢上的战士敲了一通钟,收起小锤又从树杈上拿起一个大喇叭,该给下文了。这个大喇叭是用马粪纸糊制的,这在当时就是对敌广播最先进的设备了,别看这东西简陋,不用电力只靠一副肉嗓子,效果倍儿好,传话清楚不变味儿,能够随意调整方向,还可以跟听众采取互动的方式,相互交流互问互答哪!

    大喇叭说话了:“里边的还乡团听着啦,里边的还乡团听着啦……别滥动换,听着!”这嗓子挺好,就跟看见里面一样,里边果然不再动换了。